可亲可敬的航天雷达人——航天科工二院雷达保障团队纪实
中国航天,在很多国人看来,它代表着高科技、高品质和高度自主创新,甚至已经成为了“骄傲”的代名词。但是,在荣誉光环的背后,是几代航天人无私奉献、拼搏奋斗,用无数次试验、用自己的青春和热血铸就的丰碑!
谈到航天,就离不开科研试验,离不开做试验的团队。在我们习惯的航天大院生活之外,有一群人奔波在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为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勇敢坚守着、无悔奉献着……他们就是航天科工二院的雷达人。
背着氧气袋在高原进行天线装配
青藏高原,美丽的雪山,让大家一直充满着向往和憧憬。2009年的4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而此时海拔4000m的青海玉树依然寒气逼人、呵气成霜。
在玉树机场,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三所的试验队员们正对一部风廓线测量雷达进行着调试,强烈的高原反应让很多同志头晕、嘴唇青紫,身边常备的是一罐易用氧气或一包如枕头般大小的高压氧,实在挺不住了就狠吸几下氧气,继续再干。在这里,没有人提要求!没有人报怨!没有人退缩!为了抢时间,在运送他们的车辆出问题时,他们自己就直接走到设备间,短短的几公里,他们要走3个多小时。当风雪来临时,试验队员们就躲在设备间避一下,饿了就吃点随身携带的方便面,有电有水就煮一下,没水没电就干嚼几口。当问起他们当时的感觉时,他们没有说寒冷和孤独,他们说当他们走着、歇着,看着大雪覆盖的茫茫草原时,心中充满着成就感。他们觉得这是人生重要的经历,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上图:背着氧气袋进行天线围网装配
在戈壁靶场,猫和大蒜成为必需品
近日,笔者到外场看望试验队的同志,在他们五人一间的简陋房间内,看到了一只叫小豆丁的猫,心中不由地想,队员们还是很有生活情趣的。待晚上聊天时,他们戏称,这是宾馆标配,因为房间内有老鼠,服务员给他们免费配置的。因为地处偏远,试验队的饮食条件有限,很多队员会拉肚子。所以,大蒜就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试验队员赵勇甚至最后不能再吃蒜了,一吃胃就疼,可他还开玩笑地说:“‘蒜’你狠!”在生活中,与老鼠相伴的还有生存力顽强的苍蝇,他们笑言每天苍蝇纸上没有粘够600只苍蝇,那肯定有遗憾。在中午,量程只有50度的温度计指针经常顶着边框,晚上,穿上全部衣服还觉得凉。在这儿,还有很让人不解的苦恼就是水管里只有热水没有凉水,太阳能热水器里流下的是超过80度的热水,假如有凉水洗澡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恩赐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试验队同志们经常工作到夜里12点以后才能返回宾馆休息。就在笔者到达的前一天,试验队同志们处理数据直到凌晨4点半睡觉,而凌晨6点他们又起来出发了。
住进每天花费10元的简陋山村宾馆
与动辄十几、几十人的试验队相比,二院二十三所有一些雷达试验队只有1~2人。因为型号的需要,他们一年四季奔走在边疆、高山、荒原进行设备巡检和维护,从海拔达4500米的四川甘孜州,到春风不度的玉门关,还有边陲深山中的云南蒙自。在这些地方,根本没有任何的保障条件而言,补给很长时间才来一趟,试验队员们很难吃到新鲜的菜。在那儿,偶尔运气好也会住进宾馆,收费10元/天。由于地处荒僻,为了到达这些地方,试验队的同志们往往在下了火车或飞机后还要坐2天2夜的长途汽车。有的站点甚至连手机信号都没有,只有到距离雷达站十公里之外的地方才能打电话。在驻地,我们曾看到过这样奇异的场景,在某个房间的窗口,挂着一根绳子,绳子上面挂满了手机,一问才知道,只有这个房间的这道缝上才有手机信号,大家的手机就这样垂直挂在一起,若有若无的保持着和外界的一丝联系。
在戈壁外场,乐观的雷达人
在福建的一个小山村里,年近七十的王鑫全总师带领大家在那儿开展试验,睡的是好几个人一间的简陋农舍,没有桌子,需要演算写点东西时就直接掀开床上的褥子,趴在木板床面上写。就这样,他们在所看到过的最简陋的办公室内解决了很多尖端的问题,最终圆满完成了试验。
七天行程3000公里
海边,椰林树影、水清沙白,让人流连忘返。很多人羡慕有机会去滨海出差的同志。然而对参加试验的同志们而言,感受却不一样。
2008年的某天,在高速路上,一辆疾驰的车内坐着几个呼呼大睡的人,1小时后,他们到达了目的地的山脚下,每个人都背着重达四十斤的设备开始了艰苦的攀登。这些山平时都没有人上过,丛生的荆棘覆盖了原本就模糊不清的羊肠小道。又是1个小时,他们登到了山的最高处,架设好设备,留下两个同志,其他人再登上了汽车,赶往下一个山头,去和主站开始信号测试。每个山头之间往往要开车1个多小时,当测试不理想时,他们又在汽车上摊开地图,重新寻找下一个位置。留守在第一个山头的同志,穿着单薄的衣服,躲在巨石后面避风,为了两小时后的一次信号链结,往往一呆就是1天,他们守着设备,中午就吃早上带去的干粮,在天黑后下山。在寻找最佳阵地的7天里,他们磨破了2双运动鞋,行程3000多公里,爬上过15座山峰。在结束白天的工作后,他们晚上还要进行数据模拟,往往到深夜12点才休息。“从来没有见过你们这样玩命的,其实也不一定要这么紧急完成的。”一起勘探的部队同志说。可队员们知道,家里还有很多的设备需要回去试验和调试,早回一天我们进度就能赶出一天。
在舰上边吐边干活
在船厂,孙宪刚曾经这样描述过他首次参加外场试验的场景:“我曾经以为能到沿海城市出出差,顺便看看海,吹吹海风,对于我们这些长久生活在内陆的人来说,总是件很让人向往、很惬意的事情。而当我在船上看着索然无味,难以下咽工作餐时,调试部的小马说的一句话却给了我深深的震撼。他说:‘多吃点吧,下午还干活儿呢’。在我们吃着工作餐,埋怨着色香味不佳的时候,船上的队员们吃工作餐只对食物有最基本的要求:饱腹,为了有力气接着工作。我只好暗自庆幸,我排的窗口打的米饭是白的,马伟涛的是黄的。”
随舰出海时,海浪总是高高地把舰举起,又突然重重地摔下,全舰最摇曳的顶端,是他们工作的现场,每每潮起潮落,都恨不得把心肝脾胃全吐出来,而队里的何德旺却笑说:“要采数据,要调设备,还得有事没事抽出时间吐一吐,双手实在忙不过来时,就用两个耳朵在脸前挂上一个塑料袋……”。晚上船舱内,窄窄的士兵床上,他们用绳子把自己绑在上面,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因风浪颠簸掉下来。
他们被称为空中飞人
在二院二十三所的售后服务队伍中,有这样一支飞人队伍,给他们打电话,今天是在上海,下次打电话,人已在湛江,再打就到海南了。大家亲切的称呼他们为“空中飞人”。他们的旅行箱内出差用品一直都很齐备,就是为了便于随时出发。往往接到电话,两小时后就在出发路上。有人笑言,你找我,假如我不是在外地出差,那就是正在出差到外地的路上。这些年轻的同志们,往往小孩也才几个月、几岁,跟家人处的最多的时间恐怕就是晚上打着网络电话跟家里交流的时间。谁不想回家吃口热饭,守着妻子女儿享受幸福与快乐!可他们深深地理解,作为像我们这样的航天人所承担的责任,也深深地知道,在万家灯火、暖意融融的家庭背后,需要我们的付出和守卫。然而对他们自己而言,亏欠家人的实在太多,去年没有和家人度过哪怕仅仅一个节假日的同志就有好几个,每次节假日到他们家里慰问,家里就只有爱人和年幼的孩子,看着他们,再感谢的话也显得那样苍白。据统计,去年二十三所仅仅调试部就有14人年出差时间在200天以上,其中9人年出差时间在250天以上,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才铸就这样一支让人肃然起敬的队伍!他们在边陲、在荒野、在路上,他们是空中飞人,更是我们航天事业大厦坚实的脊梁!
当听着队员们讲述试验队生活的时候,我们看到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厚重的航天精神的积淀,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荡气回肠,只有落尽铅华的淡然。“这不是什么事迹,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工作的,这是份内的事”,这是队员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徐英淑 王国龙)
谈到航天,就离不开科研试验,离不开做试验的团队。在我们习惯的航天大院生活之外,有一群人奔波在在祖国的四面八方,在各种恶劣环境下为航天事业和国防建设勇敢坚守着、无悔奉献着……他们就是航天科工二院的雷达人。
背着氧气袋在高原进行天线装配
青藏高原,美丽的雪山,让大家一直充满着向往和憧憬。2009年的4月,春暖花开、万物复苏,而此时海拔4000m的青海玉树依然寒气逼人、呵气成霜。
在玉树机场,航天科工二院二十三所的试验队员们正对一部风廓线测量雷达进行着调试,强烈的高原反应让很多同志头晕、嘴唇青紫,身边常备的是一罐易用氧气或一包如枕头般大小的高压氧,实在挺不住了就狠吸几下氧气,继续再干。在这里,没有人提要求!没有人报怨!没有人退缩!为了抢时间,在运送他们的车辆出问题时,他们自己就直接走到设备间,短短的几公里,他们要走3个多小时。当风雪来临时,试验队员们就躲在设备间避一下,饿了就吃点随身携带的方便面,有电有水就煮一下,没水没电就干嚼几口。当问起他们当时的感觉时,他们没有说寒冷和孤独,他们说当他们走着、歇着,看着大雪覆盖的茫茫草原时,心中充满着成就感。他们觉得这是人生重要的经历,是一种宝贵的财富。
上图:背着氧气袋进行天线围网装配
在戈壁靶场,猫和大蒜成为必需品
近日,笔者到外场看望试验队的同志,在他们五人一间的简陋房间内,看到了一只叫小豆丁的猫,心中不由地想,队员们还是很有生活情趣的。待晚上聊天时,他们戏称,这是宾馆标配,因为房间内有老鼠,服务员给他们免费配置的。因为地处偏远,试验队的饮食条件有限,很多队员会拉肚子。所以,大蒜就成了他们不可缺少的主食之一。试验队员赵勇甚至最后不能再吃蒜了,一吃胃就疼,可他还开玩笑地说:“‘蒜’你狠!”在生活中,与老鼠相伴的还有生存力顽强的苍蝇,他们笑言每天苍蝇纸上没有粘够600只苍蝇,那肯定有遗憾。在中午,量程只有50度的温度计指针经常顶着边框,晚上,穿上全部衣服还觉得凉。在这儿,还有很让人不解的苦恼就是水管里只有热水没有凉水,太阳能热水器里流下的是超过80度的热水,假如有凉水洗澡对他们而言简直就是恩赐了。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试验队同志们经常工作到夜里12点以后才能返回宾馆休息。就在笔者到达的前一天,试验队同志们处理数据直到凌晨4点半睡觉,而凌晨6点他们又起来出发了。
住进每天花费10元的简陋山村宾馆
与动辄十几、几十人的试验队相比,二院二十三所有一些雷达试验队只有1~2人。因为型号的需要,他们一年四季奔走在边疆、高山、荒原进行设备巡检和维护,从海拔达4500米的四川甘孜州,到春风不度的玉门关,还有边陲深山中的云南蒙自。在这些地方,根本没有任何的保障条件而言,补给很长时间才来一趟,试验队员们很难吃到新鲜的菜。在那儿,偶尔运气好也会住进宾馆,收费10元/天。由于地处荒僻,为了到达这些地方,试验队的同志们往往在下了火车或飞机后还要坐2天2夜的长途汽车。有的站点甚至连手机信号都没有,只有到距离雷达站十公里之外的地方才能打电话。在驻地,我们曾看到过这样奇异的场景,在某个房间的窗口,挂着一根绳子,绳子上面挂满了手机,一问才知道,只有这个房间的这道缝上才有手机信号,大家的手机就这样垂直挂在一起,若有若无的保持着和外界的一丝联系。
在戈壁外场,乐观的雷达人
在福建的一个小山村里,年近七十的王鑫全总师带领大家在那儿开展试验,睡的是好几个人一间的简陋农舍,没有桌子,需要演算写点东西时就直接掀开床上的褥子,趴在木板床面上写。就这样,他们在所看到过的最简陋的办公室内解决了很多尖端的问题,最终圆满完成了试验。
七天行程3000公里
海边,椰林树影、水清沙白,让人流连忘返。很多人羡慕有机会去滨海出差的同志。然而对参加试验的同志们而言,感受却不一样。
2008年的某天,在高速路上,一辆疾驰的车内坐着几个呼呼大睡的人,1小时后,他们到达了目的地的山脚下,每个人都背着重达四十斤的设备开始了艰苦的攀登。这些山平时都没有人上过,丛生的荆棘覆盖了原本就模糊不清的羊肠小道。又是1个小时,他们登到了山的最高处,架设好设备,留下两个同志,其他人再登上了汽车,赶往下一个山头,去和主站开始信号测试。每个山头之间往往要开车1个多小时,当测试不理想时,他们又在汽车上摊开地图,重新寻找下一个位置。留守在第一个山头的同志,穿着单薄的衣服,躲在巨石后面避风,为了两小时后的一次信号链结,往往一呆就是1天,他们守着设备,中午就吃早上带去的干粮,在天黑后下山。在寻找最佳阵地的7天里,他们磨破了2双运动鞋,行程3000多公里,爬上过15座山峰。在结束白天的工作后,他们晚上还要进行数据模拟,往往到深夜12点才休息。“从来没有见过你们这样玩命的,其实也不一定要这么紧急完成的。”一起勘探的部队同志说。可队员们知道,家里还有很多的设备需要回去试验和调试,早回一天我们进度就能赶出一天。
在舰上边吐边干活
在船厂,孙宪刚曾经这样描述过他首次参加外场试验的场景:“我曾经以为能到沿海城市出出差,顺便看看海,吹吹海风,对于我们这些长久生活在内陆的人来说,总是件很让人向往、很惬意的事情。而当我在船上看着索然无味,难以下咽工作餐时,调试部的小马说的一句话却给了我深深的震撼。他说:‘多吃点吧,下午还干活儿呢’。在我们吃着工作餐,埋怨着色香味不佳的时候,船上的队员们吃工作餐只对食物有最基本的要求:饱腹,为了有力气接着工作。我只好暗自庆幸,我排的窗口打的米饭是白的,马伟涛的是黄的。”
随舰出海时,海浪总是高高地把舰举起,又突然重重地摔下,全舰最摇曳的顶端,是他们工作的现场,每每潮起潮落,都恨不得把心肝脾胃全吐出来,而队里的何德旺却笑说:“要采数据,要调设备,还得有事没事抽出时间吐一吐,双手实在忙不过来时,就用两个耳朵在脸前挂上一个塑料袋……”。晚上船舱内,窄窄的士兵床上,他们用绳子把自己绑在上面,这样才不会让自己因风浪颠簸掉下来。
他们被称为空中飞人
在二院二十三所的售后服务队伍中,有这样一支飞人队伍,给他们打电话,今天是在上海,下次打电话,人已在湛江,再打就到海南了。大家亲切的称呼他们为“空中飞人”。他们的旅行箱内出差用品一直都很齐备,就是为了便于随时出发。往往接到电话,两小时后就在出发路上。有人笑言,你找我,假如我不是在外地出差,那就是正在出差到外地的路上。这些年轻的同志们,往往小孩也才几个月、几岁,跟家人处的最多的时间恐怕就是晚上打着网络电话跟家里交流的时间。谁不想回家吃口热饭,守着妻子女儿享受幸福与快乐!可他们深深地理解,作为像我们这样的航天人所承担的责任,也深深地知道,在万家灯火、暖意融融的家庭背后,需要我们的付出和守卫。然而对他们自己而言,亏欠家人的实在太多,去年没有和家人度过哪怕仅仅一个节假日的同志就有好几个,每次节假日到他们家里慰问,家里就只有爱人和年幼的孩子,看着他们,再感谢的话也显得那样苍白。据统计,去年二十三所仅仅调试部就有14人年出差时间在200天以上,其中9人年出差时间在250天以上,这是怎样的一种精神才铸就这样一支让人肃然起敬的队伍!他们在边陲、在荒野、在路上,他们是空中飞人,更是我们航天事业大厦坚实的脊梁!
当听着队员们讲述试验队生活的时候,我们看到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厚重的航天精神的积淀,没有轰轰烈烈,没有荡气回肠,只有落尽铅华的淡然。“这不是什么事迹,因为大家都是这样工作的,这是份内的事”,这是队员们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徐英淑 王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