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建与创新文化

老支书文朝荣:让“苦甲天下”的贫困村巨变

  新华网贵阳6月8日电(记者 王念、何天文、胡星)万亩林海随山峦连绵起伏,青瓦白墙新式民居错落有致,安装了太阳能路灯的水泥硬化路连通各家各户。郁郁葱葱的山间,一片片长势喜人的土豆、玉米叶绿秆壮。6月的海雀村,生机盎然。

  谁能想到,这里曾经“苦甲天下”:荒山秃岭,环境恶劣,“风一刮黄沙漫天,雨一来泥沙俱下”,村民居住在杈杈房和茅草房里,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海雀村的巨变,多亏老支书文朝荣

    从极度贫困到“林茂粮丰” 

  海拔2300米的海雀村,地处云贵高原乌蒙山区岩溶贫困地带,是贵州毕节市赫章县最边远的一个村。这里山高坡陡,土地破碎,水土流失严重。为了填饱肚子,村民一度毁林开荒,在生态极其脆弱的山坡上将玉米从山脚种到山顶。尽管如此,种出的玉米又矮又小,难养一方人。

  20多年前的一个初夏,一名记者来到这里报道了海雀村触目惊心的贫困状况:记者察看了“11户农家,家家断炊。没有一家有活动钱,没有一家不是人畜同室居住。”“安美珍大娘衣不遮体,见有客人走来,立即用双手抱住胸前,她的衣衫破烂得掩不住胸肚。4个人只有3个碗,已经断粮5天了。”

  当时的海雀村陷入了“经济贫困、生态恶化、人口膨胀”的恶性循环。1985年,海雀村有135户628人,年人均口粮不足100公斤。村民王学芳回忆说,当时家里种了7亩粮食,不到8个月就吃完了。到外村找亲戚借粮食,借50公斤,来年要还75公斤。

  海雀村是当时乌蒙山区极度贫困的缩影。如今,海雀村已成为毕节试验区“开发扶贫,生态建设,人口控制”的典型。村边的一块标语牌上展示着这样一组数据:全村农民年人均收入从1985年的33元增加到2013年的5460元;人均占有粮食从107公斤增加到318公斤;森林覆盖率从5%上升到70.4%。

   决战贫困从种树开始 

  上世纪80年代,贫困和日益恶化的生态环境威胁着海雀村。砍树盖房,刀耕火种,挣扎在温饱线下的村民将30多个山头变成了“和尚坡”。村民张志华说:“后来山上连草都不长了,喂牲口的草都要到几里外去割。”

  眼看村子“越垦越荒,越荒越穷”,村民的杈杈房、茅草房被肆虐的风沙刮倒吹翻,时任海雀村党支部书记的彝族汉子文朝荣心里焦急,“再不把风沙治住,海雀人就活不下去了。”

  改变面貌,从改善生态开始。文朝荣决定带领大家把种玉米种土豆的坡地“退”出来种树。他坚信,一年一年地栽,一片片地种,村里的30多个山头总能成林。

  当时大家都不理解他,说“粮食都不够吃,还要去种树?”文朝荣有一套自己的理论:“山上有林才能保山下,有林才有草,有草就能养牲口,有牲口就有肥,有肥就有粮。”

  为筹备苗木,文朝荣四处打听,几经周折终于在100多公里外的赫章县水塘乡林场联系到苗木。他组织青壮年背上背篼,带上绳索,长途跋涉去背运苗木;安排在家的妻子、儿媳到周边村子去捡华山松、马尾松结的籽来育苗,尽可能减少购买苗木的成本。

  1987年冬天,在文朝荣的带领下,海雀村开始了较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扛起锄头和树苗,背着土豆当午饭,全村近一半的劳力上山种树。

  每天开工之前,文朝荣都要把参加植树的300多名村民集中起来,划分区域,提出要求,推广他总结出的“点穴种树、浅坑植苗、同向移栽、借泥成肥”等经验。

  每天天不亮就上工,月亮弯弯不放工。饿了,吃一口随身带的煮土豆;冷了,扯一把杂草生火取暖。连续3个冬天,文朝荣每天带领村民忙碌在高海拔的山坡上,就连春节都是在山上过的。

  有一年除夕,天空下起毛毛细雨,种树的村民又饥又寒,文朝荣下山把自家仅有的2只大公鸡杀了炖好,送到山上给大家吃。第二年冬天,文朝荣又偷偷把妻子李明芝凑了几个月、为女儿坐月子准备的100个鸡蛋煮熟带到山上“犒劳”大伙。李明芝为此哭着抱怨他:“你还是不是一个爹?树,树,树,你就知道树,其他什么都不要了?”

  3年过去了,文朝荣带领村民们种下了1.16万亩华山松和马尾松,村子周边的荒山秃岭开始披绿。后来,政府实施退耕还林,海雀村的山林面积增至1.34万亩,村民人均14.3亩。据估算,今天海雀村的万亩林场经济价值4000多万元,全村现有209户820人,人均近4万元。曾经的“和尚坡”变成了“绿色银行”。

  “科技兴粮”拔掉穷根 

  植树挡风沙,村民的温饱问题如何解决?文朝荣在领着大伙种树时就已经在思考。他时常对一些村民说,海雀村土地贫瘠,要改变“种一坡收一箩”的境况,只有“学科技、用科技,靠科技向瘦地要粮。”

  1991年初,文朝荣到县城农技站学到了玉米种植地膜覆盖技术。当他雄心勃勃带回几捆地膜,准备在村里推广这一种植技术时,却遇到了不小的阻力。

  “习惯了传统种植方法的村民怎么也不相信,塑料盖着的玉米能长得多好多大?”村民罗召荣说,当时文支书召集大家开了多次会,耐心地讲解地膜玉米的知识和好处,可就是没有人响应。

  文朝荣知道,只有让村民看到实实在在的效果,才会相信科技的力量。于是他先在自家地里做起了“试验”。

  到了秋收,文朝荣种的地膜玉米个大饱满,亩产从过去的不足50公斤提高到174公斤。海雀村民第一次看到地里长出了这么多的粮食,传统观念一下子改变了。

  新的种植技术得以推广,1994年全村粮食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达到14.46万公斤,人均占有粮超过200公斤。

  村民为吃上饱饭而喜悦,文朝荣却又有了心思:海雀村海拔高、坡地多,不适宜规模种植,引导大家发展畜牧业和特色产业。

  尝到了地膜种植玉米的甜头,村民们都相信文朝荣的路子是对的。养猪、养牛、养鸡;种脱毒土豆、半夏、当归,一套因地制宜的脱贫增收“组合拳”下来,村民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胸怀乡亲疾苦,搬走大山贫困。当了25年村支书的文朝荣,以不屈的毅力向贫困宣战,以“绝处逢生”的精神让一个“苦甲天下”的不毛之地变成了衣食无忧的和谐村庄。今年2月,文朝荣因病去世。他在弥留之际,仍关心着村里的教育和卫生事业,关心着村里的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