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天文科考进行时

“雪龙号”3日起航执行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任务

 

11月3日,南极科考队员与岸上欢送人群挥手惜别。新华社记者 张超群摄

 

   新华社天津11月3日电(记者 黄小希 周润健)执行我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任务的“雪龙”号科考船,3日11时缓缓驶离天津国际邮轮母港,220名科考队员正式踏上前往南极的征程。

   根据国家海洋局批准的我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总体工作方案,2011至2012年度“雪龙”号科考船将承担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一船三站”的后勤保障和大洋考察任务。本航次首次开展环境综合考察专项调查。除常规科考任务外,在长城站完成“十五”能力建设储油罐续建项目;在中山站实施科学考察项目的同时,全面推进“十一五”能力建设工程;在昆仑站实施科学考察项目和建站二期工程任务。

   据了解,为了给第28次南极科考提供充足保障,“雪龙”号科考船运输任务繁重,装载物资量达9000余立方米,总重4600吨。

   船长沈权表示,“雪龙”号科考船在2004年改造后,运转情况良好。“此次需要运载的物资基本将船上的空间占满,‘雪龙’船可以说是满载出航。”

   从天津起航后,“雪龙”号拟定于12月初到达中山站,在完成第一阶段作业和大洋调查后于2012年1月3日到达长城站,完成长城站卸货、大洋作业,经南非开普敦补给后于2012年2月18日重返中山站进行第二阶段作业,3月10日离开中山站经澳大利亚弗里曼特尔港回国,4月8日停靠上海港,历时157天,航程30946.9海里。

 

“雪龙”出征——写在第28次南极科考队出发之际

 

   新华社天津11月3日电(记者 黄小希 倪元锦)在习习秋风中,“雪龙”号科学考察船3日上午11时从天津起航。为期157天的第28次南极科考正式拉开序幕。

   作为科考圣殿,南极吸引着世界各国科研人员的目光。从1984年11月我国启动首次南极科考以来,累计已超过4000人次前往这个世界上最神秘、最遥远、最孤独的地方,顶着严酷的寒冷,在亘古不化的冰雪间踏出我国迈向极地考察强国的坚实步伐——

   27年来,我国已经形成了以“雪龙”号科学考察船和中国南极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一船三站”为平台的南极考察总体格局;

   27年来,经过艰苦卓绝的实地科学考察,我国南极科考队员获得了大批极其宝贵的数据、资料和样品,取得了许多具有重大科学价值的研究成果;

   27年来,我国踊跃参与国际极地事务,1985年10月被接纳为《南极条约》协商国,1986年成为南极研究科学委员会正式成员国,2008年7月我国提出的格罗夫山哈丁山南极特别保护区管理计划在第31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上获得批准。

收获的,不仅仅是这些。

   27年过去了,一代代南极科考队员用心力和汗水,践行“南极精神”,书写着脚踏实地、拼搏创新、无私奉献的动人篇章;

   27年过去了,“长城湾”“八达岭”等300多个富有“中国特色”的南极地名,已在冰雪世界里烙上了“中国印”……

这是我国进行南极科考的第28个年头。220名来自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单位的“老南极”和新面孔,将在未来的100多天里,携手并肩,追逐南极梦想。

这是“雪龙”号“十二五”时期的南极首航。“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开展极地关键地区的环境综合考察,加强极地气候与环境变化监测,开辟极地科学技术的前沿领域研究,进一步加深对南北极地区的科学认识。

   从首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的“向阳红10号”,到1986年开始使用的第二代极地科学考察船“极地”号,再到目前正在使用的“雪龙”号极地科学考察船,随着综合国力增强,我国南极考察队员前往南极乘坐的科学考察船一代比一代先进。

   “十二五”期间,我国将新建一艘极地科学考察破冰船,解决目前一条破冰船难于同期实施南北极海洋多学科综合调查的矛盾。“雪龙”号将不再“孤独”。

已经是第9次奔赴南极的李院生,担负着第28次南极科考队领队的重任。物资能否按时准备完毕、总量庞大的物资能否安全及时卸运、科考任务能否如期完成……为确保每一项工作顺利开展、每一个环节紧密衔接,他无疑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但压力也是动力。第28次南极科考队一定会团结进取,踏实工作,甘于奉献,向祖国和人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李院生语气坚定。

   第一次去南极的杜福嘉、李正阳、张毅和胡义,要在20天左右的时间里,把南极巡天望远镜AST3安装在“冰盖之巅”。

   “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心愿就是把巡天望远镜顺利安装在冰穹A地区,并使之成功运转。”这支年轻的“四人组”如是说。

   “呜……”汽笛长鸣。船头翻滚的浪花,宛如跳动的字符,开始记录一段遥远的旅程。第28次南极科考队离开祖国怀抱,向南极进发。

在那里,此次科考队将开展海豹行为谱及栖息地状况研究、南极地区持久性有机污染物的环境研究、南极地衣菌藻研究、长城站浮游生物调查、艾默里冰架野外调查、极地机器人系统现场考察等工作。

   壮美的南极,正静候着一群追梦者的到来,静候着人类慢慢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我国将在极地为科学考察构建航空保障及安全应急体系

 

   新华社天津11月3日电(记者 倪元锦、周润健)中国第28次南极科学考察队领队李院生在“雪龙”号赴南极科考前停靠天津期间接受采访时表示,我国将继续提升极地考察站的保障功能,构建极地航空保障能力与安全应急体系。

   中国第28次南极考察队暨“雪龙”号科学考察船于10月31日抵达天津、11月3日从天津出发,前往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并计划于2012年4月上旬返回上海。

   李院生表示,航空能力是极地科考更快捷、更高效的后勤保障系统,也是应对突发性、危机事件的重要手段。

   “自1984年执行首次南极科学考察以来,我国的极地考察能力历经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强’的体现之一就是在航空保障系统。强大的航空能力可更加快捷地运输人员、装备、物资,在时间上大幅提高效率。”李院生说。

   据了解,目前“雪龙号”随船搭载了2架直升机。大载重吨位俄制民用直升机KA-32将在南极冰况不佳的情况下从事设备吊装任务,中航工业集团研发的国产4吨级直-9直升机则从事极地航拍、监测等任务。

   李院生表示,极地科考需要配备洲际飞机、大飞机,以更高的效率运输和补给人员、装备、物资,同时也需要小飞机来执行短距离人员输送、航空遥感调查等任务。

“未来首先需要购买一架具备3000公里续航能力的、在南极内陆飞行的飞机,比如保证从中山站起飞后执行一系列任务,不加油而最终飞回中山站。同时,需要实现航空能力对科研的贡献,进行地球物理、航空遥感的探测。此外,就是加强在人员伤病等情形下的航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李院生说。

   据了解,在南美洲南部、非洲南部和澳大利亚及新西兰方向已经建立起与南极大陆相连的空中航线,通常每年10月至次年2月为可飞行季节;南极大陆共有能够满足飞机轮式起降的机场7个至8个,大部分为蓝冰机场、少量是陆基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