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向群所长:继承优良传统 创造新的辉煌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副台长、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所长 崔向群研究员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女士们、先生们:  

  今天,是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前身为南京天文仪器厂、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建所五十周年纪念日,我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和大家欢聚一堂,以简朴热烈的形式,共同回顾所走过的光辉历程,展望未来发展,意义深远。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南京天光所向前来参加纪念活动的各级领导、来宾表示热烈的欢迎!向全所同志表示热烈的祝贺并致以亲切的问候!  

  19581211,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筹备处在南京正式成立,朱人俊、张俊德、高筱亭、龚祖同等一批老一辈专家在这里开始了他们毕生为之奋斗的天文光学技术科学事业;1991年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厂更名为中国科学院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1999年天仪中心科研部分和高技术镜面室首批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20014月该部分组建成为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若按1958年筹备处成立算起,今天的南京天光所刚好走过了五十年的光辉历程,其间虽几易其名,几更归属,但回顾这段历史,我们自豪地看到天光所几代人和全国天文学界同仁携手并进,不断开拓,共同为中国天文光学高新技术发展、天文科学发展和国民经济建设做出了重大贡献。南京天文光学技术研究所的演进历史,是几代人奋斗的历史,是中国天文技术发展的缩影,也是中国天文技术科学史的重要篇章。 

  1958年至2001年的四十多年间,南京天光所的前身南京天文仪器厂、南京天文仪器研制中心几代天文技术专家经过艰苦奋斗,不懈追求,先后承担完成了Ⅱ型光电等高仪、太阳磁场望远镜、1.26红外望远镜、2.16天文望远镜、13.7毫米波射电望远镜、太阳精细结构望远镜、多通道太阳望远镜、折轴阶梯光栅分光仪等中国天文观测的主要仪器,开展的天文望远镜光学的研究覆盖了天文光学的主要方面,至今仍在我国天文技术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同时为世界天文发展做出了贡献。  

  2001年进入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后,南京天光所又迎来了一个开拓创新的新时期。通过对新时期办院方针的学习和领会,我们深深感到,不论从国家需求而言,还是从学科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看,天文光学技术学科在我国都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也正是基于这一认识,我们抓住机遇,迎接挑战,进一步加大了争取国家重大科研任务的工作力度。南京天光所承担了我国自主创新概念设计的同时具有国际前沿水平的世界上最大口径的大视场光学望远镜—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大天区面积多目标光纤光谱望远镜”-LAMOST本体以及16台多目标光纤光谱仪的关键技术攻关和研制任务、500射电望远镜FAST项目关键技术—主动反射面板的预研究、空间太阳望远镜SST的主镜筒和磁分析器的研究、紫台1/1.2米施密特近地小行星望远镜、云台1红外太阳望远镜的整个机械部分、怀柔站全日面太阳磁场色球望远镜、南京大学光学近红外太阳爆发探测仪、我国第一套(4台)南极望远镜CSTAR等天文设备的研制、9套口径为50厘米左右的空间详查相机的高精度非球面光学系统的研制(包括我国第一套碳化硅光学镜面的研制)、参加国际空间紫外天文台的长缝光谱仪设计、2.5俄罗斯望远镜等。其中,LAMOST项目的研制是重中之重,经过团结奋斗不懈拼搏,这架完全由我国自主创新设计、在技术上非常具有挑战性的大型光学望远镜的所有关键技术难点已被一一攻克,20081016LAMOST项目落成典礼在国家天文台兴隆观测基地隆重举行,其概念、技术的自主创新和巨大的科学潜能已成为世界天文界所瞩目的焦点。目前LAMOST项目正在准备接受国家的检验进行竣工验收。  

  进入创新以来,南京天光所科技成果捷报频传,2004年、2005年连续获得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共二项;2005年、2006年又连续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共二项;获2007年度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一项;连续七年入选国家天文台“十大天文进展奖”;在国内外学术核心刊物上共发表论文150余篇,其中SCIEI收录文章102篇;申请专利33项,其中发明专利26项,授权15项。目前,我们在新概念望远镜的方案研究、薄镜面主动光学技术和拼接镜面主动光学技术、高分辨技术(恒星光干涉,星冕仪)、高精度大口径非球面光学镜面技术(主动抛光,超薄镜面,非圆形镜面)、巨型精密机械、大口径高精度镜面支撑技术、高精度低速跟踪自动控制技术、双折射滤光器、光谱仪等天文终端仪器的相关技术研究等方面在国内外具有显著的优势,其中,在主动光学技术和高精度大口径天文镜面技术方面处于国际领先地位。  

  作为国内一流、在国际上有重要影响的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天文仪器与技术研究机构,南京天光所的创新研究队伍专业齐全、结构合理并且具有独特的综合优势。此外,我所还有多位科学家先后在中国天文学会、国际天文学会等国内外学术组织担任重要职务。  

  南京天光所现已发展成为我国天文光学高新技术学科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拥有天体物理学科硕、博士研究生培养点,2001年至今,共招收了硕士研究生80人和博士研究生17人;已有50名硕士研究生和13名博士研究生被授予学位。  

  创建世界一流的研究所必须要具备与之相适应的一流的科研条件和环境设施。在进入知识创新工程后,我们重点加强了对基础性设施的投入,时至今日,一个设施先进、信息畅通、运转高效的现代化的园区环境已初步形成。同时,我们着眼于未来发展利用创新经费和自筹经费,分别购置了磨镜机、1.6铣磨机、1.6镀膜机、WYKO干涉仪、4D干涉仪、大型防震平台等大型科研设备和检测仪器,升级改造了3.7环抛机、2.4磁控溅射镀膜机等设备,自主研制2.5数控磨镜机、40拼接镜面实验装置等,并将开工建设30垂直检验塔。这些科研装备和基础设施的陆续配备和建设使得研究所开展研究工作所必需的手段和条件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和提高。据统计,南京天光所国有资产总值从2001年重组初期的800多万元,至20086月增加到6100万元。科研条件和基础设施的显著改善极大地鼓舞了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也增强了国外科学家与我所进行多方位合作的信心。 

  五十年的辉煌成是几代人不懈努力、共同奋斗的结晶,是各级领导、各界朋友鼎力支持的结果。值此建所五十周年之际,我们向在这块土地上为天文仪器研制和天文光学技术研究事业做出贡献已经去世的同志表示深切的怀念,向历任老领导和老一辈科学家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向长期关心和支持我所的各级领导和海内外各界朋友表示衷心的感谢!  

  

  回顾过去,我们为取得的成就而骄傲;展望未来,我们倍感任重而道远!南京天光所的事业与祖国的命运相连,与祖国的发展相通,在不断满足国家需求中求发展正是我们永恒的主题。求真、务实、创新是我们的优良传统,必将激励着一代代天光所人永攀科学高峰。昨天,我们曾走过光辉而不平凡的历程;今天,我们正迈着坚实的步伐前进;明天,我们定将拥有更加灿烂的未来!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