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巡天空间望远镜工程研制与科学研究交流会在京举办

        1022日至23日,中国科学院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委托巡天空间望远镜科学工作联合中心(依托国家天文台)在北京组织召开“载人空间站工程巡天空间望远镜工程研制与科学研究交流会”。来自中国载人航天办公室,中国科学院重大任务局、空间科学与应用总体部的有关领导,中国科学院空间工程与技术应用中心、国家天文台、长春光机所、上海天文台、紫金山天文台、云南天文台、新疆天文台、南京天光所、上海技物所、高能物理研究所、国家授时中心等中科院系统共11个单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京大学、中国科技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云南大学、北京天文馆等共15所大学及其他科研单位的近200名科研工作者参加了本次会议。中科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副主任张善从,载人航天工程应用系统副总指挥王强,国家天文台党委书记赵刚,副台长赵公博,云南天文台韩占文院士,副台长陈雪飞出席本次会议。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首席专家顾逸东院士、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王朋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重大任务局光电空天处副处长李自杰、国家天文台台长常进出席会议并讲话。 

  巡天空间望远镜是我国空间光学天文和空间站工程的旗舰级项目,具有大视场、高像质的优异性能,将用于开展大规模多色成像与无缝光谱巡天工作,观测波段延伸到近紫外,同时具备多通道成像、积分视场光谱获取、系外行星直接成像、太赫兹线谱观测的能力,涉及天文学研究的广阔领域。 

  本次会议的目的是使我国广大天文科学研究者了解巡天空间望远镜的性能指标、技术方案、运行和观测策略以及研制进展,从而为下一步开展大规模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长春光机所、国家天文台、上海技物所、上海天文台、南京天光所、紫金山天文台等仪器研制单位分别介绍了空间站设施平台、光学设施、各后端模块、科学数据系统、科学运行和观测策略的技术方案和研制进展。会上研制团队与天文科学家们进行了热烈和充分的交流。 

  最后,顾逸东院士指出,巡天空间望远镜的科学研究非常重要,是巡天空间望远镜研制的起点和终点,非常高兴看到越来越多的科学家关注这个项目;准备期的首批科学研究即将立项批复经费,希望科学家在准备期做好软件、工具、算法的研制工作,为望远镜的科学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