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科技报国天地广① | 接力“夜班”,守护“光谱之王”
LAMOST是世界上首个获取光谱超过千万的巡天望远镜,长期引领着国际光谱巡天的潮流,而支撑它巡天的,主要是中科院南京天文光学研究所LAMOST技术维护与发展部的团队成员。自2008年LAMOST落成至今,15年间,他们接力驻扎深山,未有一天缺席。
10月1日,记者见到了刚下山回宁的王跃飞副主任、王佑高级工程师和李烨平高级工程师,并与接力上山的张勇主任、胡守伟博士视频连线。
在山上,大检的日子是最忙碌的,技术维护人员过着“白+黑”的生活:白天检测维修各个设备,夜间进行观测调试。“LAMOST是我国首创的新型主动光学望远镜,通过24块镜面曲面形状的实时变化和61块镜面的高精度拼接,实现大视场兼大口径的观测要求。想要‘变形’无误,对精度要求非常高,999个促动器每一个执行加载都不能出差错。”王跃飞说,就跟火箭和飞船一样,LAMOST每一台设备甚至一颗螺丝钉都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任何一个细节出错都可能导致望远镜罢工。“每年适合LAMOST巡天的日子大约200天,每一分钟都不能浪费。”
令几位老师印象最深的是某一天清晨,望远镜工作了一夜应该休息了,此时LAMOST的穹顶却突然无法闭合,不巧的是,眼见着即将下雨,突然又停了电。“‘屋漏偏逢连夜雨’,如果望远镜淋了雨损失可能是上千万元,这将是重大事故。”王跃飞说。值班人员紧急排查故障原因,又赶紧跟县城协调运送发电装置上山,终于在下雨前将穹顶闭合,所有人才舒了一口气。
LAMOST是团队每一个成员的心之所系,无论人在哪里,这架望远镜对他们都有“随叫随到”的召唤力。有一次,王跃飞等从青海德令哈出差回宁,经停西安时接到了山里来的技术求助电话,他们当即改签机票;张勇值完班下山连夜赶到合肥出差,接到故障信息后清晨立即返回山上;每年春节都是望远镜的观测最佳时期,而中秋“大月亮”的夜晚,又是望远镜装调的最紧张时期,总工程师崔向群院士、总工艺师李国平研究员和技术人员们都有在山上过年的经历……
于寂静无人的山顶,仰望浩瀚无垠的星空,是无数人心目中的“浪漫事”;但对天文科研人员来说,这却是日复一日的“大夜班”,“天黑开始工作,一般是晚6点到次日早6点,冬季时间更长一些,晚5点到次日早7点。”
王佑回忆,LAMOST建成投用初期,因为团队成员较少、排班较密,一年中有半年时间在山上度过。“那时候,我女儿还不到一周岁,只能交给爷爷奶奶带。”刚当妈妈的王佑,当然有不舍,但参与我国自主创新的巡天望远镜的技术维护工作,又是一种无上的荣耀和责任。如今,她的女儿已读高一,也曾跟妈妈上山看LAMOST,理解了妈妈从事的是一项“光荣崇高的事业”。
“做科研,还是要有一点情怀的。”几位老师回忆,有人曾经裹着两件羽绒服在零下20多摄氏度的夜里调试望远镜,真真切切看到了“滴水成冰”;有人曾经于苍茫风雪中,在盘山路上踽踽独行5公里上山工作……老师们笑着说,适合望远镜的环境对人都不太友好,其实LAMOST所在的山里设施条件已经很成熟,我国在青海冷湖、云南稻城甚至南极和太空的望远镜台址,条件更艰苦,“我们已经很幸福了。”
而更大的幸福来自于LAMOST的成绩单。巡天10年有余,得到精心维护的LAMOST运行良好,获取的光谱数据已超过2000万条,是名副其实的世界“光谱之王”,填补了我国大型天文基础数据的空白。天文学家利用LAMOST光谱数据的大样本优势,给银河系重新“画像”,不断刷新着人们对银河系的认知;在LAMOST光谱中“星海拾珍”,科学家们搜寻奇异天体,成果层出不穷;同时,LAMOST还持续培养锻炼了一支以崔向群院士、李国平研究员等为首的掌握了我国专业天文技术方法的老中青精英团队。
10月,LAMOST即将启动新一轮巡天,张勇将与LAMOST其他同事们一起在山上坚守,度过整个国庆长假,“巡天遥看一千河,我们在LAMOST——喜迎二十大,共祝祖国好!”
新华日报·交汇点记者 蔡姝雯